菜鸟赴港IPO:第三大电商物流公司,三成收入来自阿里集团
2023-12-06 11:44:53

9月26日 ,继阿里巴巴公告拟分拆菜鸟上市当晚,赴港香港联交所网站信息显示 ,第大电菜鸟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商物司成收入成为阿里巴巴“1+6+N”之后首个正式进入IPO进程的流公里集业务集团 。花旗、菜鸟中信证券 、赴港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  。第大电至此 ,商物司成收入菜鸟有望成为阿里集团旗下六大业务集团中首家独立上市的流公里集公司 。此前据市场报道,菜鸟菜鸟估值已超过200亿美元。赴港 数据显示 ,第大电受益于国内物流服务的商物司成收入大幅增长,菜鸟2023财年的流公里集总收入为7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1% 。2023财年经调整EBITDA超过28亿元人民币 。根据第三方行业机构的资料,2022年 ,菜鸟是按收入计中国第三大质量电商物流公司,市场份额达16.4%  。招股书表示 ,拟通过上市筹集资金,用于进一步发展国际和国内物流服务能力及网络、研发及技术创新 ,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

国际和国内业务分别贡献总收入的47.4%、46.2%

菜鸟由阿里巴巴集团及其他合作伙伴于2013年创立 ,目前,菜鸟已形成国内物流 、国际物流、城乡末端、物流科技和物流地产五大核心业务板块。同日早些时候 ,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港交所公告称 ,公司拟通过以菜鸟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鸟。截至9月26日  ,阿里巴巴持有菜鸟约69.54%的股份 。拟议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菜鸟50%以上的股份 ,因此,菜鸟将仍为阿里巴巴的子公司。



在国际物流方面 ,菜鸟主要为阿里巴巴集团运营的各个电商平台上的商家提供服务  ,包括速卖通 、天猫国际及天猫淘宝海外,并为阿里巴巴生态体系以外多个电商平台及在线渠道(例如快手)的商家提供服务 。招股书援引第三方机构资料称,按2022年包裹量计,菜鸟是全球第一的跨境电商物流企业 ,并拥有就地理覆盖范围而言全球最大的物流网络之一 。

据统计 ,2023年财年,菜鸟的跨境包裹总量超过15亿件,并服务超过10万个从事跨境贸易的商家和品牌 。主要为中国进出口商家、品牌及电商平台提供一体化端到端跨境快递解决方案。国际物流业务占菜鸟2023财年总收入的47.4% 。


菜鸟的全球物流网络。

在国内物流方面 ,据介绍,菜鸟通过阿里巴巴集团运营的多个电商平台(例如淘宝和天猫)以及众多其他电商平台、数字和线下渠道,为品牌及商家的销售提供支持,还为天猫超市(阿里巴巴集团直营的销售渠道)提供服务。全球前50强的快消品牌超过半数与菜鸟有长期合作。今年6月份正式推出的“菜鸟速递”被定位为电商提供低成本与优质服务相结合的质量快递服务 。国内物流业务占菜鸟2023财年总收入的46.2% 。

在末端网络上 ,截至2023年6月30日,菜鸟驿站超过17万个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菜鸟驿站日均处理超过8000万个包裹;菜鸟的末端网络覆盖全国99.7%的城市和99.4%的县区。菜鸟于中国国内的配送由逾4400个网点支撑。此外 ,截至2023年3月31日,菜鸟已经部署了800多辆电动配送无人车“小蛮驴”,2023年财政年度,菜鸟在中国通过“小蛮驴”配送了超过1000万件包裹 。


菜鸟无人物流车 。新华社照片

招股书还显示 ,菜鸟已经从最初的技术平台成长为一张全球智慧物流网络 ,截至2023年6月30日 ,全球网络遍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 。在战略位置上直接建设和运营一批关键性措施  ,包括2个综合电商物流枢纽(e-Hub)、1100多个总面积约1650万平方米的仓库,并在全球有380多个物流分拨中心和170000个驿站。其中直接用于跨境物流的仓库面积就达约300万平方米 ,为全球第一。

2024财年一季度盈利2.88亿,扭亏为盈

在收入方面 ,根据招股书,2021财年~2023财年(截至3月31日的年度)菜鸟营收分别为527.33亿 、668.67亿元、778亿元;同期录得净亏损分别为20.15亿元、22.86亿元和28.0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0.5% 、10.7%和10.5% 。

2024财年一季度(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菜鸟营收231.64亿元 ,增长33.6% ,主要因国际物流服务及国内物流服务的增长 。同期录得净利润2.8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因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

在包裹量上 ,2021财年~2023财年 ,菜鸟国际物流包裹量从13.81亿增长至15.19亿 ,国内物流已履约的物流订单量从11.16亿增长至23.11亿。2024财年一季度国际物流包裹量为4.39亿,同比增长26.5% ,国内物流已履约的物流订单量为7.36亿,同比增长35%。

菜鸟的客户主要包括中国及全球各地的商家及品牌 、电商平台、消费者及物流公司  。据披露,2021年~2023年财政年度以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三个月 ,来自菜鸟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34.4% 、34.8% 、32.3%及34.4% ,而来自最大客户阿里巴巴集团的收入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29.2% 、30.8%、28.2%及29.7% 。

“尽管我们的外部客户包括在阿里巴巴集团电商平台上进行交易的商家及品牌,但我们并不依赖阿里巴巴集团以获得商家或品牌作为客户。”招股书强调了菜鸟的运营独立性,“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平台一般允许商家或品牌在管理订单履约时按喜好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而阿里巴巴集团无法对外部客户选用我们的服务施加显著影响。”据介绍,菜鸟将继续提高在阿里生态体系外的其他电商平台及在线渠道的市场渗透率 ,以支持未来增长。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此前在6月份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首次以菜鸟集团董事长身份提出菜鸟未来的发展方向 :立足中国根基、着眼全球市场 ,进一步扩大数智化、智能化领先性,将全力投身物流产业化运营,深入客户服务场景中,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服务。

阿里巴巴港交所公告称,董事会认为  ,拆分菜鸟于港交所独立上市 ,有助于让投资者更好评估阿里集团的价值 ,并专注于其尚未拆分的业务;更好地反映菜鸟集团自身的价值,提高其运营及财务透明度,从而使投资者更好地分开评估菜鸟集团和阿里巴巴未拆分集团的业绩与潜力;为菜鸟吸引专门关注该集团业务的投资者群体。

采写 :南都记者 傅晓羚

(作者:新闻中心)